給孵化營同學上課時我說過一句話:在當今社會,只要你足夠想,你幾乎可以實現(xiàn)任何事情。
你當然可以抬杠,說一些無法實現(xiàn)的事情,在我聊到這句話的語境中,我想強調(diào)的是,只要我們有目標也足夠努力,基本上都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比如說賺錢,很多人說我想賺錢,可是賺不到呀,可如果你看看他們的日常就知道,他們對賺錢這件事情不足夠想。賺錢總得付出努力吧?什么是賺錢的努力呢?你總得學習一門和賺錢相關的技能吧,要么是學習如何做生意,要么是學習如何做手藝,可是,很多賺不到錢的人,既沒有留意如何做生意,也不愿意去學習如何做手藝,那他們在做什么呢?刷刷抖音,打打牌,稍微努力五分鐘就覺得真TM太累了,就這么想輕輕松松的賺錢,你當然賺不到錢了。
回老家,晚上和朋友去吃燒烤,在一排的燒烤攤上,生意好的那家,基本上都是老客戶,為啥?經(jīng)常來的人都知道,這家做得就是比別家做得更好吃一些,菜品更真材實料一點,如此,生意就慢慢好起來了。吃的過程中我就在想,如果我在旁邊開一家店,是否能夠干過這家店呢?必然的。只要你夠用心,菜品選好一點、干凈一點、服務好一點、價格實惠一點,怎么可能做不起來?可為啥旁邊的那些攤位又確實做得不死不活的呢?因為沒生意,所以菜品就湊合,因為客戶少,所以也得守著價格否則不賺錢,接著又因為菜品湊合價格也沒優(yōu)勢服務也差,所以就沒生意,就這么一個惡性循環(huán),可身處其中的攤販們真的看不懂也想不通。
我大概屬于比較積極主動喜歡從自身出發(fā)找問題的那種人吧,很多時候,我總覺得一個人是可以學會很多事情的,也一直覺得面對問題去學習去解決就是一個人成長的時刻,正因為有這種思維,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是《終身成長》,書中講述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總覺得遇到的困難難以克服,自己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困難超出了自己的實力,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把它們看作是成長的機會來了,他們知道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通過學習和突破,困難解決了,問題化解了,自己也成長了。當一個人能力提升了,變得厲害了,他的能力超出了他所遇到的問題,問題自然不再是問題,困難自然迎刃而解了,一個人也就進階了。但是,很多人不懂,也不信。
說到底,一個人窮、日子過得苦,固然有起點和客觀的問題,但核心還是在自己—不足夠努力!
我經(jīng)常強調(diào)一個觀點,做成一件事的核心是野心。面對一件事,如果你的野心足夠大,則一定會想辦法去學習、去實現(xiàn)。
為啥又寫到這些呢?
因為今天午覺醒來,想起剛剛在夢中發(fā)生的事:裁紙箱。
是的,在睡夢中,我夢見自己正在包貨,而且是自己在稱重量、算體積、裁紙箱,只為能夠節(jié)省一點運費成本。
從夢中醒來后,我無法復原夢中發(fā)生的一切,也忘記了夢境是發(fā)生在創(chuàng)業(yè)的哪個階段,畢竟,我也已經(jīng)有多年沒有認認真真的包過貨了,但剛好醒在為了節(jié)省運費而裁紙箱的一幕卻讓我忍不住想到一個話題:什么樣的努力才算努力?
我的答案是:朝思暮想。
曾有同事說,老板,我看你平時挺輕松的呀,除了講講課,解答一些學員的問題之外,你都可以隨時上下班,也可以隨時不來公司呀!
我說,你錯了,對于你們來說,固然需要每天按時上下班,偶爾還有加班,但對于我來說,我的工作是724狀態(tài)。
什么是724狀態(tài)?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都會即時切入做事狀態(tài)。
一個國慶假期里,我每天寫一篇文章,還讀了四本書,因為帶的2本書讀完了,我又專門跑了老遠去買書,因為對我來說,讀書、學習、思考、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你看到的是我在度假,其實我依然在做事,而你呢,可能只是要么睡得累,要么玩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