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品工作一直是跨境電商賣家運營中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尤其對于亞馬遜平臺賣家來說,選品好壞對爆款打造有著深刻的影響。
前幾天,機緣巧合的一次聚會,和海貿會劉智勇會長做了一番交流,覺得劉會長在選品方面的一些看法,挺值得跨境電商賣家在選品時參考。
聊到選品,劉會長講到,從品牌打造和經營積累的角度看,選品不應該泛泛而選,更應該從研究消費者的需求點和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入手,如果能夠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選品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挺簡單,甚至覺得挺空的,但細細想來,很多跨境電商賣家,包括大部分中小賣家以及相當部分的大賣家,之所以運營艱難,不太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選品方面存在問題。
當前的整個風潮似乎是,作為小賣家,選品思路就是“大賣家什么賣得好我就賣什么”,而大賣家則往往是“多SKU, 多SKU, 更多的SKU, 孩子多了好打架,東邊不亮西邊亮,產品多,總有能成的”。
而這兩種選品策略,無疑都導致了大家在同一產品線競爭,打得你死我活,卻都沒有什么利潤。
那么回頭看關于選品抓住需求點和痛點的思路,這顯然對選品的基礎有著較高的要求,需求點是你得知道消費者需要什么,痛點是你得知道消費者當前使用的產品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如果能夠在選品中以此思路為入口,顯然就可以繞開你賣我賣大家賣的境況了。
舉例來說吧,曾經在發(fā)掘產品的過程中,看到一個店鋪,只有6條Listing,而其中的一條Listing, 每年的利潤就足足有300W,就這個產品本身來說,確實不是我們一般中國人日常使用的產品,隨后我請教長期在國外生活的朋友,提到該產品,朋友說,對啊,這是美國人日常必備的用品啊,因為是美國消費者的日常必備品,所以市場容量足夠大,因為是中國賣家日常思維之外的產品,所以競爭比較小,就是這么一種認知偏差,滿足用戶需求和較少競爭,讓銷售該產品的賣家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個例子,一個賣家在選品過程中,發(fā)現折疊床在美國市場銷量很大,他們通過從美國本土人士處了解得知,因為偷渡者,初期移民等數量龐大,這個群體對折疊床的需求是剛需, 所以才能夠在亞馬遜上看到那么大的銷量,確定了市場,該公司又對在售的Listings的Review做了深入分析,發(fā)覺很多差評是對產品耐用性的不滿意,于是該公司果斷改用更厚材質的板材,同時考慮到這些消費者的實際生活處境,該公司又對產品設計做了改動,使產品折疊后所占空間更小,通過一系列的優(yōu)化,產品出來后,投放到市場就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而這個賣家的整個研發(fā)改進的過程,顯然就是在解決用戶痛點上下功夫。
所以當很多人在抱怨競爭激烈沒有利潤的時候,總有一些賣家在悶聲發(fā)財,不是因為他們能力更強,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2016年的跨境電商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如何在競爭中取勝,也許,我們真的該好好考慮考慮自己的選品問題了。
更多跨境電商資訊,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