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Wish賣家上海集結討說法,維權不成反被打的消息在跨境電商圈被傳得沸沸揚揚,雖然事件以“私了”而暫告一段落,但對平臺和賣家雙方來說,都屬于受害方。
關于該事件的緣由,應該追溯到2014年9月。其時,作為新興移動電商平臺的Wish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對平臺上涉嫌仿冒和侵權的產(chǎn)品進行整治,當時開展的整治活動主要由Wish中國公司這邊來核查,核查依據(jù)主要是用戶反饋,Wish對涉嫌侵權產(chǎn)品進行刪除處理。
緊接著,2014年底,Wish平臺對涉嫌售假賣家的銷售貨款做出扣押處理,很多受此影響的賣家進行了申訴,但普遍反映是得到的官方反饋很差,而賣家們和Wish官方人士的溝通過程中,得到對方口頭上的承諾,被扣貨款在180天后若無買家發(fā)起糾紛和銀行退款以及品牌方訴訟,結算之后將放款給賣家。
這樣的處理方案基本上也算合理,扣款爭議暫告一段落。
而2015年8月17日Wish賣家集結上海討說法的活動,則是2014年底扣款時間的延續(xù)。由于Wish作為移動電商平臺,其特有的推送算法產(chǎn)生的直接結果就是爆款銷售,當時遭扣款的賣家,多是爆款產(chǎn)品被判涉嫌侵權,而當時,Wish的放款政策是每月結算放款一次,這樣就形成了大量的貨款積壓和被扣款。基于Wish官方在事件中的口頭承諾,遭扣押貨款的賣家也只能等待,但之后,Wish方面卻幾改其口,遲遲沒有在放款方面做出任何行動,賣家們在追回貨款無望之下,通過網(wǎng)絡集結發(fā)起到上海Wish中國總部維權的行動。
那么Wish賣家之殤,究竟是誰之過呢?
Wish平臺是如何進行產(chǎn)品審核的?
Wish平臺一直以來對上傳仿品都是零容忍的,通過人工審核和機器智能兩種方式對產(chǎn)品進行審核,但由于Wish審核團隊成員在品牌熟悉度方面經(jīng)驗不足,以及機器智能數(shù)據(jù)庫不完善,無論是哪種審核方式,都無法做到100%的甄別出仿品,這就造成了在產(chǎn)品發(fā)布時,部分仿品僥幸過關,同時,在2014年9月之前,Wish平臺對于已發(fā)布產(chǎn)品的修改編輯審核比較松,這也就造成了部分投機賣家在發(fā)布產(chǎn)品通過審核后對產(chǎn)品做二次編輯處理打擦邊球情況的出現(xiàn)。
另外,Wish平臺在2014年9月針對仿品問題推出新規(guī),自2014年9月22起,Wish將對售賣仿品的商戶處以嚴厲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Wish平臺將會中止與其合作。 在該新規(guī)中,對每個涉嫌銷售假冒產(chǎn)品的商戶,Wish平臺將會針對每個違規(guī)產(chǎn)品處以1美元的罰款,每個商戶每天最高罰款額為1000美元,同時假冒產(chǎn)品一旦被檢測到,將會被永久刪除。
為何仿品賣家層出不窮?
仿品銷售一直是各個電商平臺重點監(jiān)控和查處的方向,但無論平臺政策多么嚴厲,各個平臺上的仿品銷售都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從淘寶到阿里巴巴,從Ebay到Wish, 都曾爆發(fā)過關于仿品的罪與罰的新聞。
那么為什么平臺上的仿品依然是屢禁不止呢? 自然是利益驅動。
部分新賣家,在銷售一個產(chǎn)品時,確實屬于對產(chǎn)品的不熟悉,售賣的原因是因為聽說別人賣得好或者供應商說賣得好,并不知道產(chǎn)品屬于仿品侵權,相信這樣的經(jīng)歷,大部分的賣家都或多或少的有過。
而另一些賣家,屬于完全知曉所售產(chǎn)品為仿品,但其銷售的原因是,利潤率高,銷量好,雖然有風險,但是風險小于收益,這部分賣家,會千方百計的用投機的方式來售賣仿品。當然,這部分賣家,也多數(shù)以單打獨斗為主,一旦做大了,就會慢慢洗白,走白牌或者品牌路線去了。
仿品去哪里了?
仿品之所以好賣,歸根結底來說,是因為有龐大的購買群體,在各跨境電商平臺上,始終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搜索著仿品貨源來購買,除了部分終端顧客偶遇時的購買行為之外,同時存在著一批屬于Reseller的買家,他們在各個平臺上搜索仿品,然后進行在當?shù)氐亩武N售。
而之所以仿品受到買家的投訴,絕大多數(shù)買家其實并不是因為是仿品而投訴,而是因為收到的產(chǎn)品品質低于預期,或者想利用平臺規(guī)則對賣家進行勒索,錢物兩得。
所以可以這樣說,仿品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一批投機買家群體的存在。
Wish賣家集結事件中的Wish角色
就此事件來說,Wish也是受害者,作為平臺,仿品泛濫最終會影響平臺的美譽度甚至會因為被品牌方投訴而引發(fā)官司,阿里巴巴和Ebay平臺都均有先例。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Wish平臺禁售仿品并對仿品賣家做出處罰并無可厚非。
但此事件中Wish平臺的錯就錯在沒有固定的標準,想當然的對賣家做出了過于極端的處罰和不愿兌現(xiàn)的承諾,由此而引起了在后期的維權中,Wish處于被動局面,當然,就該事件來說,從當前的情況來看,Wish平臺并未因仿品問題而受到損失,在此情況下,從合理的角度考慮,Wish理應對賣家已銷售貨款做出合理結算。
當然,從事件的最終結果來看,“私了”既透露了Wish的無奈,也說明了賣家在前景不明朗的境況下,急于完結了事的心態(tài),畢竟,仿品本身就屬于上不了臺面的事情。缺少法律依據(jù),卻占有口實之利,能追回一些損失總是好的。
Wish賣家集結事件中的賣家們
突如其來的貨款扣押,肯定不會讓這些賣家心里爽快,甚至有些賣家可能由此造成的損失大于收益,固然其中有些是屬于誤傷,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成長路上的一課。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能夠以此為教訓,結合當前的跨境電商大趨勢,扭轉思路,踏踏實實做生意,這一課也算不白費,畢竟,跨境電商的機會還有很多。
整個事件的反思
我相信通過此事件,Wish平臺一定會有更完善的仿品治理方案,而被誤傷的新賣家們,必然會有更多把控,至于部分仿品賣家,相信也會有所收斂。
跨境電商大環(huán)境趨好,但只有更認真用心打造精品、打造品牌的賣家才能在前行的路上走得越來越好。
太陽升起時,陰暗必然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