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只有一個賬號的經營是高風險的一種經營方式,雖然確實有單賬號運營且運營得非常好的賣家,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從平均水平的角度看,單一賬號運營的風險無疑是很大的;我也一直反對把所有的業(yè)務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即便你說自己精力有限、能力有限、人力有限,但只要你的野心足夠,就該多給自己從儲備一些方案,多給自己留一條出路,從亞馬遜的運營來說,那就是能夠做到在多個站點運營。
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要解決上述兩個風險,第一,你需要多儲備幾個賬號,第二,運營中你最起碼能夠在兩個站點上擁有不同的賬號。
先說賬號的事。亞馬遜的賬號注冊從來不難,除非你自己完全沒有任何可以用來注冊賬號的資料。只要資料齊全,亞馬遜不像Ebay注冊中的隨機和扯淡,亞馬遜賬號通過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只要你所提供的公司信息不要太偏門了,比如一個理發(fā)店、洗腳城的營業(yè)執(zhí)照,那自然是不好通過的)。所以我對擔心通不過就委托中介代理注冊的賣家持不太理解的態(tài)度,當然,如果你是錢多,自己不屑于為這一點小事糾纏那就另當別論了。
對于大部分賣家來說,如果想委托中介注冊,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自己沒有資料,中介可以給你提供資料,除此之外,完全可以自己注冊搞定。
很多人運營很久之后回過頭來看才感嘆,原來自己剛注冊所委托的別人完全是浪費了錢,如果已經發(fā)生了,也不用覺得浪費,畢竟學費才是成長最好的路費,你也不能回過頭來就覺得原來的自己傻不是?看到昨天的不足,才說明今天有長進嘛,這也算是我經常重復的經歷是認知升級的最有用之途了。
那么我們來說說亞馬遜為什么賬號注冊門檻這么低呢?難到亞馬遜平臺真的很喜歡中國賣家嗎?歐美消費者不是挺排斥中國賣家的嗎?原因就在于,亞馬遜全球開店招商計劃以及允許中國賣家自注冊賣家賬號進行交易不是為了別的,這只是為了應對其他平臺崛起的一種手段。最初開放注冊是因為此,現(xiàn)在還是因為此。
我們回想一下,僅2017年度亞馬遜平臺的注冊賣家數(shù)量就超過100萬,如果從2014年全面開始招商算到現(xiàn)在,那更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如果沒有亞馬遜全球招商的出現(xiàn),他們沒有進入亞馬遜平臺的話,他們會流向哪里呢?恐怕除了少數(shù)人會通過注冊離岸公司等方式入駐亞馬遜外,絕大多數(shù)賣家都會轉到Ebay, 速賣通, Wish等平臺上去了吧。而我們都知道,無論哪個平臺都會有成功的案例,一旦你熟悉了一個平臺,對平臺形成了依賴和慣性,再想把你吸引到其他平臺就難了。
亞馬遜意識到賣家的重要性,所以推出了針對中國賣家的全球開店政策,當然,準許你進來,但不允許你搗亂,所以我們看到,入駐亞馬遜之后,平臺規(guī)則還是蠻嚴格的,只有遵守規(guī)則,努力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的賣家才能存活下來。
據(jù)說就因為是否允許中國賣家入駐在亞馬遜內部還形成了兩派,一派強烈反對,一派贊成,而貝索斯站在了贊成的一方,以賣家行為來牽制友商的發(fā)展,武功里講究制敵于無形,足可見咱姐夫成為首富也不是靠吹的。
既然賬號注冊不難,那就多注冊幾個了。賬號運營的高風險在于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賬號被移除銷售權限哪個先到,就像前幾天很多人在樂滋滋的過情人節(jié),而另一些人卻在為莫名其妙被移除銷售權限賬號登錄不了而揪心一樣,雖然作為賣家我們都在努力經營,但我們又無法完全避免賬號受限的情況發(fā)生,而一旦這種情況發(fā)生,你連申訴和對話的機會可能都沒有,既然這樣,那多儲備幾個賬號自然是上策。在彼此不產生關聯(lián)的基礎上,如果多擁有幾個賬號,即便其中某個賬號出了問題,至少可以有備用賬號可以替補上去,不致于讓心情變得太遭,也不致于讓辛苦打造的運營團隊因為沒了賬號瞬間就土崩瓦解。
想擁有多個賬號,一是找資料注冊,如果你人緣好,朋友多,大家都愿意把公司資料(甚至是信用卡)借給你,注冊自然是比較容易的,如果沒有那么多資料,那就可以找中介買了,畢竟這些事情都是開放和透明的,買來的賬號風險也不大,不用太擔心。
這里倒是想提醒大家一下,賬號一旦注冊下來,運營中就不要隨意更改賬號注冊信息了,無論是你的公司注銷了,你的地址、法人、股東變更了等等,不需要更改,對于注冊已通過的賬號,亞馬遜一般很少會回頭審核賬號信息的,即便不幸的遭遇了審核,再提交新的變更后的資料就是了。
有了多個賬號,并不意味著要同時推動多個賬號的同步發(fā)展,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一個團隊的精力和資金也有限,那就階段性的把自己所有可用資源用在重點打造的店鋪上,店鋪的發(fā)展,要呈梯隊狀,有大賬號、中賬號和小賬號,彼此互補,彼此呼應,這樣最好,具體怎么搭建賬號梯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我之前的文章了。
在通過多個賬號來降低運營中的風險之外,我們還應該通過多個站點的分別運營來提高我們抓住風口的能力。
不同的站點其市場容量、競爭熱度和利潤空間都不一樣。就當前來說,美國站雖然市場容量最大,但競爭也最激烈,當然相對其他站點來說門檻最低;而歐洲站雖然利潤率比較高,但各國政府咬住VAT稅這塊肥肉不放松,想要平安度過也不太容易(當然,經歷了VAT稅事件淘汰之后的歐洲站,可能運營起來競爭就小很多了);日本站相對來說算是新興起,憑著一衣帶水的近鄰優(yōu)勢,發(fā)貨時效快,發(fā)貨成本低,當前的利潤率比較高,但最大的限制就是很多中國賣家過不了語言關,除了學過蒼老師教的雅蠛蝶,很多賣家對日本民眾的消費需求并不熟悉;至于剛剛開放的澳洲站,雖然賣家很少,而且增長勢頭也比較猛,但當前還屬于邀請制,很多賣家可能并不在邀請范圍之內,另一方面,澳洲的FBA倉還沒有開通,賣家入駐后還需要解決物流方面的問題,也不容易。
綜合上述對各個站點的簡要分析,每個站點都優(yōu)劣各顯,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倒是建議賣家在精力、能力許可的情況下,不妨同時開通多個站點(二個或三個),一個站點的賬號來穩(wěn)住自己的業(yè)績,另一個站點的賬號來努力抓取一部分高利潤,畢竟,在穩(wěn)定的基礎上能有幾步快速的發(fā)展有利于自己實現(xiàn)階段性的突破,這對于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還是非常必須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跨境電商贏商薈老魏,更多原創(chuàng)實操干貨請關注老魏QQ757164998。
小貼士:更多跨境電商干貨資訊,敬請掃碼關注下方微信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